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症状,这些人在酷暑季节也不喜喝凉水,晚上睡觉也要盖稍厚的被子。冬天发病时固然需要积极治疗,缓解症状,但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下,两寒夹击,阳气难于恢复,治疗比较困难。打个比方,在大冬天晾衣服,衣服干得慢,刚穿上去也不暖和。而在夏天,特别是三伏天,外面骄阳似火,而身体的机能也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心火正盛,躲藏在体内深处的积寒在内外蒸腾的作用下比较容易被逼迫出来,这时如能适当地佐以药物,内用温热,外散风寒,则可奏搜风寒剔邪气之功。值得注意的是,冬病夏治的根本用意是借助外界之阳气驱逐体内之寒气,如果体内已经是大热之像,即使患有一般意义上的“冬病”,也不适合采取“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禁忌寒凉“冬病夏治”要求充分利用天地之阳气,因此进行冬病夏治时,要禁忌较为寒冷的环境,以及凉性的食物和药物。在空调房间睡觉的时候缺少必要的覆盖;开车的时候任凭凉风吹袭;吃凉面、冰粉,喝冰啤、凉茶,服食含黄连、黄柏、夏枯草等药物,都可能造成陈寒未去,又添新寒,寒凝气滞,寒气进一步沉积,治疗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夏季为寒所伤,危害可能比冬天为寒邪所伤更甚。夏季的“寒”是非常不合时令的,和暑气结合,容易出现寒热错杂的变证,易发“肠胃型感冒”,症见发热无汗,吐泻交加;夏天受寒还可能使原有的“冬病”病情加重。冬病夏治,方法多样在各种中医疗法中,敷贴疗法在冬病夏治中应用最为广泛,知晓度和认可度最高。敷贴常选用具有温通经络、温肺化痰、散寒去湿、通行气血、补养阳气等作用的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等中药,研成细末,取汁调成膏状备用。使用的时候,根据病情选取不同的穴位敷药固定,时间从1小时至24小时不等。肺为娇脏,易为寒邪所侵,故哮喘、老慢支等肺系疾病使用敷贴疗法最为普遍。按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夏天天气酷热,肺系疾病多可以自行缓解,是治本的好时机;夏天皮肤的通透性也明显增强,经皮吸收的能力显著提高,敷贴作为外治疗法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但是敷贴能够治疗的并不限于肺系疾病,妇科病如痛经、宫寒不孕,风湿骨关节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等痹症,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慢性胃肠道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其发生都和寒邪有关,都可以通过敷贴得到改善。除敷贴疗法以外,中药内服、针灸、穴位注射、药物浸泡也是“冬病夏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