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类别C.教育的层次D.教育的历史19、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____A.说服教育B.品德评价C.指导实践D.陶冶政治20、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观点的苏联教育家是____A.克鲁普斯卡娅B.马卡连柯C.加里宁D.凯洛夫21、下列哪项特征不属于人格的本质特征?____A.稳定性B.易变性C.功能性D.复杂性22、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____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23、最早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是____A.斯宾塞B.杜威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24、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____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25、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____A.专攻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26、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____A.吸引的人际关系B.合作的人际关系C.沟通的人际关系D.平等的人际关系二、多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1、心理学,特别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是____A.心理健康B.记忆C.智力D.学习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是指学龄初期儿童,年龄大约在____A.3、4岁11、12岁B.5、6岁11、12岁C.6、7岁11、12岁D.5、6岁12、13岁3、下列观点中对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____A.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B.遗传素质决定着人的发展C.遗传素质的差异不会造成个体间的个别差异D.遗传素质的好坏与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之间是一个反比关系4、课程目标的制定既要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和社会的研究,又要依据对____A.教法的研究B.时代的研究C.学科的研究D.学法的研究5、教学是学校工作的____A.基本方面B.唯一内容C.中心环节D.第二位的方面6、____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
f7、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____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8、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____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B.结构主义课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