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曹植《美女篇》浅析
作者:石敏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30期
摘要:曹植《美女篇》作为清人所推崇的“汉魏压卷”,“千古绝作”之作,历来被视为曹植研究的重要作品,本文意图从《美女篇》文本出发,对《美女篇》进行鉴赏分析。
关键词:诗意;赏析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01
《美女篇》为曹植自创题目的抒情之作,其师法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东汉宋子侯《董娇娆》和“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文辞雅致,描写细腻,构思绵密。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美女妖且闲”至“休者以忘餐”为作品第一部分。开篇“美女妖且,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正韵》曰:妖,艳也,媚也。说文曰:闲,雅也。一位美丽的女子娇艳妩媚,优雅娴静,在岔路之中,采摘枝叶。弱软的枝条随风飞舞,落叶翩翩飘动。短短二句勾勒出一个静谧灵动的画面,交代了主人会,地点。这场景中,有人,有路,有桑,有风,有枝条,有落叶,动静相合,人物相协,自然清新。将主人公置于采桑的环境,在汉乐府中比比皆是。如《陌上桑》中:“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董娇娆》中:“洛阳城东路……提笼行采桑。”《陌上桑》只是简单交代了罗敷善采桑的事实,《董娇娆》有所发展,由景引人,使得画面感增强,文学性上升。而与《董娇娆》由景引人的方式不同,《美女篇》是先人后景,以景衬人,使得作品焦点更集中在人物身上,文辞上也更为凝练,精致。
诗人引出主人公之后,又重墨描绘美女的妆饰,服饰,体态,以衬佳人之美。这与《陌上桑》中描写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青青河畔草》中:“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青青河畔草》文辞质朴简洁,《陌上桑》更为华丽详尽。《陌上桑》写美女装饰,视线由头至耳至下裙再回上襦,给人流连反复之感,美女之美让人流连不已。与这两者不同的是,《美女篇》次第更为独特,文辞更为华美充实。作品中,美女躬身采桑,为了方便又卷起衣袖,手的动作幅度最大,极易第一眼被注意。人由其采桑卷袖的动作再注意其纤纤玉手,再注意到手腕上精美的金镯,不禁对其有所好奇。目移至头,又不禁为美女的姿容所倾倒。此处诗人不直写其貌,只写美女金钗之华贵,暗示佳人身份不殊,容貌倾人。目光下移,美女腰间佩饰,身间装饰,亦令人眩目。其罗衣轻盈,轻裙飘逸,神采更令人醉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