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不吃牛的原因是什么
作为一头牛,生活在印度是幸福的。众所周知,印度教徒祟拜牛与猴,它们拥有神一般的地位。下面是分享的印度人不吃牛的原因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准确地说印度教所尊奉的“圣牛”为“印度瘤牛”,并非水牛。在教徒们看来,牛身上每个部位都住满了神灵。常有教徒在牛面前匍匐于泥地虔诚祈福在一些节庆日中,人们还在牛群走过后扬起的尘土中下跪,畅快地呼吸,把牛粪涂抹于额头,尽一切可能沾染“福气”。
牛与印度政治密不可分,一个政党对待牛的态度影响着在印度教徒中的得票率。印度为联邦制,宪法提供指导性原则,供各邦立法机构参考,其中第48条规定应保护产乳牲畜,禁止宰杀牛与牛犊。
印度大部分邦有不同程度的牛保护法案,禁止屠宰牛。仅有东北部穆斯林和基督徒比重较大的西孟加拉、米佐拉姆等几个邦,西南部操达罗荼毗语的马拉雅兰人为主的喀拉拉邦,宰牛才是合法行为。印度教护牛主义者针对这些邦的抗议运动一直没有停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引发大规模政治危机。
由于印度教徒祟拜牛,他们也不吃其他产奶牲畜,所以印度拥有世界最大的牲口数量,仅牛的存栏量目前就达3亿多头,位居世界之首。美国人酷爱牛肉,但美国的牛存栏量只有9000多万头,排名世界第四。很多宗教都有自己的饮食禁忌,印度人不吃牛肉看起来是宗
1
f教信仰所致,背后却有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编造“圣牛”神话“圣牛”是印度教复兴主义者为当下目的用来
编造历史的重要工具。禁食牛肉的教义和传统,其实为后来演化,并非与生俱有,这是令当下原教旨主义者不愿直面的尴尬事实,甚至声称遵奉经典的他们听到这些事实会勃然大怒。
公元前15世纪开始,肤色较浅的雅利安部落从南俄草原活动至伊朗高原、中亚草原一带,其中一些部族自西北部侵入印度,遭遇了肤色较黑的原住民据推断是达罗荼毗人抵抗,整个征服过程持续了数百年,印度教文化即“吠陀文化”就是征服者与当地文化融合而成。
为固化少数外来征服者贵族统治多数原住民和雅利安底层的政治体系,种姓制度应运而生,祭司或宗教学者即婆罗门处于种姓最顶部,军事首领即刹帝利处于第二等级,他们构成了精神与政治的统治阶层属于平民阶层的农工商业者称为吠舍,处于第三级,以原住民为主的人群构成第四等级首陀罗阶层。后来还出现了在四大等级之外的“不可接触者”,即从事制革、屠宰、扫厕、埋葬等行业的达利特。
作为印度教的10版,“婆罗门教”也逐渐成形,婆罗门不断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