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也有一部分客家人,他们对母亲的称呼,一般人听得糊涂
一人说:“亲家,你先‘死(’洗)。”另一人说:“亲家你先‘死’(洗),你‘死’(洗)了我才‘死’(洗)。”亲家母见了,就再打一盆水,跟他们说:“你们不要客气,两个一起‘死’(洗)嘛!”这是流传在仪陇的一段客家方言,听不懂的人一头雾水,听懂了之后哈哈大笑。你来自哪里?你说着怎样的方言?客家方言,你知道多少?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小平为你讲述客家方言在仪陇生根发芽的故事,揭开客家方言晦涩难懂的奥秘。图为仪陇县马鞍镇客家民俗风情街历史悠久四川有三个集中分布区在南充五大方言岛中,客家方言应该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客家人的祖先本是古代中原地区的汉族居民,公元311年,西晋永嘉年间发生了一起内乱,由于战乱、瘟疫、灾荒、人口增长等原因,中原汉人开始向南方迁移。他们聚居在福建、广东等地,相对本地人而言,他们被称为客家人,所说的话也被称为客家话。明清时期,部分客家人移民四川,相继在四川仪陇、广安、成都洛带等地定居,并带来了他们独特的语言。”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小平说。杨小平介绍,客家话在四川有三个集中分布区:首先是成都东郊;其次是内江市隆昌县为中心的川南诸县,包括重庆市的荣昌县等;然后是南充市仪陇县等,此外还有一些零
f散的分布地。“四川客家话和广东省客家话口音接近,通话没有障碍。南充的客家话以仪陇县乐兴话为代表,包括乐兴、石佛、杨桥、大寅、日兴、来仪、凤仪、金城等地。”杨小平告诉记者,在仪陇县境内,当地人把客家话称“广东话”,集中在中部丘陵地区,此外,南部县楠木等地也流行客家方言。仪陇客家方言在与西南官话融合过程中既保留了客家话自身的语音特征,又深受西南官话影响,显现出向西南官话靠拢的趋势。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来自不同地域的人说着不同的方言,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同的语言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碰撞,形成了一种新的顺应时代的文化现象。杨小平举了个例子,客家话习惯将x读成s,如“星子”读成“山子”。无独有偶,西充县北部的义兴话也有类似发音,义兴人将“鸡”读成zi、“妻”读成ci、“洗”读成si。“其实,这种表达与南充方言在内的四川方言说‘隧洞’为‘序洞’类似,同样的读音表达还有‘棉絮’说成‘棉睡’,‘虽然’说成‘须然’,而这种读音在晚唐五代的敦煌文献中已经出现。”杨小平说,这种现象证明,仪陇客家方言所说的无非是比较早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