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质疑一是有学者认为这与通胀是一个货币现象相矛盾除非可以证明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制定二是与更低的价格加成相反我们看到伴随全球化很多公司利润率的提高
2因为全球化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故而潜在的推动了生产力进步更快速的生产力进步对价格水平有直接的降低作用。同时技术进步也使得产出持续快速增长从而使央行制造通胀刺激生产的激励减弱。从实证方面看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情况部分符合这一解释
3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急剧增加使得商品价格对本国需求压力的敏感度降低。国际商品贸易使得国内的生产更加专业化而消费更加多样化从而国内生产的波动对通胀的影响由此而削弱金融资产的国际流动允许个人平滑其消费降低了个人劳动供给的波动同时削弱了国内产出波动和通胀的联系Razi
和Bi
yami
i2007
4由于劳动的外包而加强了不同国家之间工资水平的联系。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包括向内和向外流动两方面在近年来也有所增加这使得服务业的工资和价格对国内需求变化敏感度降低进一步使得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这种流动提供了一个本国和国外的劳动力替代即使国内劳动市场求大于供雇员也难以要求更高的工资因为其担心被国外的同行所代替。
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经济开放度与菲利普斯曲线的平坦化确实存在关联。Da
ielsNourzad和Va
hoose2005通过跨国数据的分析发现贸易开放度和通胀产出替代系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IMF2006Borio和Filardo2006Mody和Oh
sorge2007也通过多国数据的计量从经验上证明了全球化与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之间的联系。
3、技术革命的创造性毁灭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技术革命的创造性毁灭:一旦现有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受到竞争对手更新、效率更高的产
品的猛烈冲击,创新就会毁灭现有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摧毁那些受到新技术攻击的传统的价值观念、管理体制以及经营模式。
创造性破坏理论是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有名的观点,这是其企业家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在熊彼特看来,“创造性破坏”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性事实,重要的问题是研究资本主义如何创造并进而破坏经济结构,而这种结构的创造和破坏主要不是通过价格竞争而是依靠创新的竞争实现的。每一次大规模的创新都淘汰旧的技术和生产体系,并建立起新的生产体系。
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