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单独聘请外部审计机构等特别职权。同时,重视审计委员会的作用,保持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可以监督管理当局的行为,还能为改进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建设性意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内部控制不完善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目前内部控制制度理论虽然已经提出并发展了很多年,但是国内企业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企业的经济活动繁多,如果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则有可能会产生因财务混乱而造成的会计报表差错。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包括合理的会计机构组成及明确的职责分工、有效的财产清查制度、CEO和CFO彼此制衡和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二)加强外部监督外部监督包括政府、社会的监督。政府监督主要包括建立政府监管行为的社会评价和责任约束机制,以杜绝官僚主义,实现政府监管科学化,提高政府监管工作效率。还需改革现行会计管理体制,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有关法律、法则和制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体制。强化法治政策环境,提高惩罚力度。目前对于过度盈余管理的惩罚力度略轻,不能起到法律的震慑作用,过度盈余管理屡见不鲜,维护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还需要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社会监督的主力军是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督作用需加大发挥的空间,需加强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建设,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监督能力。目前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数少,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缺失等,这些均导致注册会计师并不能够保持这个行业的本职工作,监督职能也受到很大影响。所以要加强注册会计师制度建设,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三)完善会计准则现行会计准则给予企业的灵活性较强,给企业管理者留下了很多空间进行自己的判断和选择,给管理者提供了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为了避免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这就需要准则制定者结合目前出现的问题对准则进行修订。一方面应该减少会计准则的漏洞,规定应尽可能具体、严密,有些项目的确应该给予企业一些弹性,可以规定会计选择的范围区间以及使用的条件,以免企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选择超出合适的范围;另外,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加披露的内容、增加非财务数据信息的披露,因为现在盈余管理的手段不仅仅局限于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选择来进行,还有操控真实活动,这种方式不是通过财务数据就能识别的,所以需要提供其他非财务信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