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是我区“两基”工作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加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对于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消除文盲,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农牧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加强领导,突出重点,抓住薄弱环节,坚持不懈地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四)我区“两基”工作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两基”工作整体水平偏低、效果不稳定,已通过评估验收的县(市、区)“两基”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甚至出现“反弹”;农村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偏高,实施“两基”过程较短,突击性、临时性措施较多;城乡、区域、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教育教学管理、教师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有些地方对“两基”攻坚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对“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重视不够,产生了松劲和畏难情绪等。(五)今后5年,我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主要目标:小学适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初中入学率达95以上,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按时毕业率明显提高,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明显提高;各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85以上;全面扫除有学习能力的青少年文盲(1524周岁),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3以内,复盲现象得到有效控制,脱盲人员巩固率逐年提高;全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投入明显增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明显优化,形成农牧区义务教育和扫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机制。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六)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多渠道筹措资金,用10年或更长的时间,推进
34
f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县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实现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管理规范化,办学特色多样化,促进全区基础教育上水平、上质量、上效益,实现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七)合理调整农牧区中小学校布局。坚持以相对集中、寄宿制为主的办学原则,以方便农牧民群众、保证学生就近入学为前提,坚持农区村或联村举办走读教学点(牧区原则上不设教学点);寄宿制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为主,乡镇举办寄宿制小学,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