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见的或实际的支持,独立于个体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主观支持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到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威受密切相关对支持的利用度使用社会支持的多少。⑵社会支持指的是当某人有需要时,来自于他人的同情和资源的给予。而这种同情和资源的给予是能够满足个体的需要的,从而达到缓解个体各类紧张的目的。22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
现在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有关。Weiss的研究发现,个体只有在得到各种社会支持时才能获得比较较高的幸福感6;Kah
1980也指出社会支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池丽萍、辛自强等2002对城市成年人的社会支持与幸福感的相关关系研究后发现,人际支持是影响其幸福感的认知指标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幸福感的情感指标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等则主要受人际支持、支持的利用度等因素影响;同时,来自、父母、儿女、朋友、同学等的人际支持对幸福感的各项指标都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许多学者认为,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的个体会有比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比较高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较低的消极情感。这是因为,社会支持可以给予物质或信息方面的帮助,同时可以增加人们的喜悦感、归属感,提高自尊感、自信心,当人们而面临应激生活事件时,还可以阻止或缓解应激反应,增加健康的行为模式,从而增加正性情感并抑制负性情感,防止降低主观幸福感。3.幸福感31幸福感的概述
心理学认为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1967年《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公开发表之后,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幸福感的文献以惊人的速度增加[7]。当前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种研究取向: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心理幸福感是构成幸福感
1
f的核心要素。相对主观幸福感而言心理幸福感主要强调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和对生存环境的良好适应8。代表人物Ryff提出了心理幸福感的六维模型为心理幸福感的测量及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9。主观幸福感简称SWB是个体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生活好坏程度的评估它包括了3个成分对生活的满意度、积极情绪、消极情绪。32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国外有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受校内外的社会关系和学校的坏境影响最大。国内研究显示年级、专业和性别等因素对大学生幸福感不产生影响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的幸福感的因素之一大学生人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