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的流失原因及对策
我家住在高寒上区,偶尔还遇到几个中学生中途流失,“普现在九”了,学生正享受了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应该都在学校上学读书,为是么还流失呢?笔者认为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出现有社会原因的。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基础不牢由于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小学的学生几乎全部进入初中就读。一些学生小学基础太差,在小学高年级就跟不上,上了初中以后就更吃力了。一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由于听不懂,读书吃力,久而久之就产生厌学心理,导致辍学。二、读书无乐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初级中学大多数教师很难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在各种压力下,他们不得不增加授课时间,大搞特高题海战术,频繁考试,弄得学生从早忙到晚,苦不堪言。一些苦不得、累不得的学生不愿过苦行僧的生活,于是便辍学回家了。三、经济危机由于人多地少,科技含量低等诸多原因,大多数农民挣一文钱比较不容易,经济收入普遍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学期一、二百元的书杂费及二、三百元的生活费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实在难以支持。
1
f四、观念淡漠在农村,一些学生家长教育意识不强,法制观念差。另外,有的家长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不愿花过多的钱于女孩子身上,中途把女孩子扯回家帮助家里干农活而造成孩子失学。五、就业困难在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许多以前由很多人才能胜任的工作现在由几个人或机器就代替了,加之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过剩,许多单位人员已趋于饱和或超编,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孩子读书失去信心,从而中途把孩子扯回家以至造成孩子辍学。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农村中学学生的流失,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流失,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巩固率,让适龄学生都能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1、小学教育应扎实。为了确实提高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各农村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正确指导各农村小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义保证向初级中学输送合格“产品”。只有这样,才能让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能够听懂,学好初中各门课程,在一定程范围内减少辍学率。2、认真开展素质教育。要减少农村中学辍学率,措施之一就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彻底转变观念,督促教师切实开展素质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只有这样,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