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补关系,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如下图:财政基本特征(一)阶级性与公共性
f阶级性: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政府是执行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力机构,财政是政府或国家的经济行为,必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公共性: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前提的,国家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来协调社会矛盾,本身具有公共性,因此财政也具有公共性;社会分工的不同(二)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强制性:财政的运行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法令实施的。非直接偿还性:与强制性一致的,如纳税人的付出与所得是不对称的。(三)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财政的运行过程是有收有支,收支是否对称或平衡时财政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收支关系的背后反映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因此收支平衡是制定财政政策的轴心。财政职能的理解及运用(一)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1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1)人力资源劳动者;(2)非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森林人造资源:厂房、机器设备、农田水利设施2资源配置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资源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所产生的,它的作用是通过本身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引导资源流向,弥补市场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有效率状态。3资源配置方式1市场配置需求制约价格,价格引导投资;2政府配置财政收支活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安排支出直接配置预算安排;财政税收政策间接配置(制度安排)。(二)资源配置职能的客观必然性。1社会公共需要的客观存在,需要财政配置资源满足其需求;2弥补市场缺陷盲目性财政税收政策引导、制约。(三)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1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配置;例如:过去体制下,政府大包大揽,资源配置权大,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直接插手微观企业,资源配置权小,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政府行为既有补位也有退位:补位:社保、福利、环境优化、就业。退位:生产领域对企业直接管理。2在政府部门内部合理分配资源;社会公共需求的内部结构财政收支结构各种比例(支出)3在不同地区之间配置资源;(调节)财政补贴、财政投资、税收及财政政策,调节资源在各地区之间的流向。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为调整地区经济结构我国曾搞了一个“三线”西南、西北、内陆建设,生产力布局开始向内地转移,损失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