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习目标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导学案
教学思路学生纠错
1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方法。3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4确立保护环境和珍爱生命的情感。学习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且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学习难点1.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学法指导本节课的内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同学们阅读书本第17页的资料分析,尝试理解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同学们还可以做一个探究实验:“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掌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各题:1请你举例说明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2思考仙人掌为什么能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生长3教材P17四幅图片、分析、讨论这些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4学生阅读教材P18设计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二.合作探究1.骆驼的生活方式说明什么问题?2.骆驼刺的形态特征说明什么问题3.海豹的结构特点说明什么问题4.蚯蚓是怎样影响和改变土壤环境的?
5.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实例
1
f6.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①雷鸟的羽毛在冬天是白色夏天是棕褐色②过度放牧会使草原荒漠化甚至沙漠化③大树底下好乘凉④蛔虫一生产卵约30万粒⑤热带森林中的猿类上肢长且粗壮⑥有蚯蚓活动的土壤土质比较疏松⑦白鳍豚具有流线型的体形能减少在水中游泳的阻力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属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是三.达标检测12008年贺州市遭受了罕见冰冻灾害,造成某些植物死亡,此现象说明A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A青蛙的冬眠C蛾类夜间活动B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B山顶的旗形衬D仙人掌叶特化成刺(())()
教学思路学生纠错
2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3.请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成语“蚁穴溃堤”。4.下列对仙人掌、鼠妇、鱼类生活有影响的共同的非生物因素是A:光照B:温度C:水分D:以上都是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生物依赖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D:以上都是(B:生物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环境才能生存,同时也和着环境。)
6.水葫芦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的植物,引入后,很快在部分水域蔓延,并威胁水中其他生物的生存。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能够适应生存的环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