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志愿服务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培养大学生道德理念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
重要任务,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代大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的诸多不足,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进行分析,以及志愿服务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关键字:大学生道德素质志愿服务
在当代大学生中,许多的大学生现状:学理科的注重数理化,学文科的看重文学历史,,学艺术的在乎美学。对于道德的重要性,许多人不以为然,其实这种观念恰恰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高尚的品德才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道德的缺失,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真正把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统一,道德素质逐步提升。
一、大学生道德素质亟待提升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及特点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渴望成才,准备献身事业,报效祖国,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其危机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但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其一、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淡化。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而一些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却令人担忧。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而社会、集体次之。在索取与奉献两者之中,则一味地强调索取,认为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其二、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是由于他们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其三、生活追求新潮,安逸享乐。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时行乐,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生日及节假日往往成为他们物质消费的庆典,狂欢宴饮、挥洒人生。
f(二)、当前大学生道德修养中存在的不足
1道德修养滑坡。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动的准则和规范。社会不良风气的暂时得势,更容易在可塑性很强的大学生身上得到演绎。在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上,是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