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年完全不同,其面临的最大风险和挑战是我国也可能陷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我们认为,要避免出现“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必须改变发展模式,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通过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提高来突破发展的瓶颈和“陷阱”。忽视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及最终需求不足而过度强调(或依赖)投资高增长将会导致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将会明显加剧投资与消费的增长失衡,过高的投资增长将形成过多的产能,在出口需求和消费需求均显不足的情况下,这意味着产能过剩问题恶化,从而形成内生性的通货紧缩压力。二是在我国的很多地区,目前高投资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仍依赖于房地产和高耗能产业的高增长,因而对经济结构调整会形成很强的负效应。三是投资高增长不利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改善,相反,会提高资本收益的占比,继续降低居民收入的占比,这对未来消费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避免投资再次出现过度增长应成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工作。(三)出口明显放慢将使外向型企业效益下降,产能过剩问题逐步显性化出口明显放慢将使外向型企业效益下降,预计2011年出口环境将明显不如2010年,这对外向型企业将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一是受出口增幅可能大幅放慢及成本明显上升的影响,2011年外向型企业收益率将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最本能的选择是逐步放弃实业,而将资本、资金转向资产品市场(房地产、股市、期货等),这将不利于传统出口产业的转型升级。二是出口增长明显放慢,意味着一些行业大量的产能过剩将需要国内市场消化,国内市场的产能过剩问题显性化,从而加剧国内企业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导致整体工业的利润率下降。
三、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复杂形势,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不牢固,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妥善加以解决。我认为,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不能再用传统的发展观念和模式来推进经济增长,要着力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从追求速度效益转向追求结构优化效益。受国际国内环境的限制,“十二五”中国经济速度难免有一定的放慢,估计将由过去30年年均10增长降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