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不会出现“优生表现,差生旁
712
f观”的现象,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五)合理引导,培养合作意识。1、组织中的引导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还小,自主能力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拖延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因此,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合理的分工。(1)“小组联络员”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而学生又是初次进行这样形式的学习,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合作小组的学习行为。这个核心人物在开始的时候,由教师指定,我们称他为“小组联络员”,主要负责把老师布置的小组学习任务作一分工,协调好组内同学的职责。比如开始合作学生字时,“小组联络员”就马上指定谁先说,是“平均分配生字,一人说完再换另一个人”的形式,还是“一人先说一个生字,轮流着说”的形式。(2)“时间分配员”在合作学习时,让每个成员有秩序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要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也要避免学生争着说或同时说的现象,这就出现了“时间分配员”主要职责是协调好每个人发言的时间。比如学习生字时发现组里某个同学认的字比较多,一直在说,而其他人还没有机会发言时,“时间分配员”就可以及时提醒这名同学给其他同学说的机会。(3)“内容审查员”在合作学习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并从中判别哪些想法与自己的相同,哪些自己可以作补充,“内容审查员”就可以帮助组好这一工作,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学习实效。比如一个同学在说某个生字的认字方法后,“内容审查员”就可以问问:“对这个字你们还别的办法吗?”或者发现同学在重复前一个同学认字方法时,就可以提醒说:“你的方法和刚才同学说的一样,还有不一样的吗?”(4)“秩序协调员”在合作学习时,时常会出现争着说某一个字的认字方法,或者发言的声音太吵、太轻的现象,“秩序协调员”就可以提醒组内同学及时调整。
812
f以上的分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应该循序渐进,逐步细化,不能一蹴而就。另外,在自由组建合作小组时,很可能会出现个别因为某种原因自己未能落实到组的学生,这时教师应该视情况进行协调,给予帮助。2、方法上的引导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没有进行过合作的学习,所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用恰当的方法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激发其学习积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