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南方自然条件优越。4表现:农业①人口超过北方;②占城稻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③“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5手工业的发展①煤开采量居世界第一;②铁、铜等金属冶炼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③中国被誉为“瓷之国”。6商业的发展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②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7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福建泉州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1原因:多数农民能够维持温饱生活;雕版印刷的普及,书籍等文化用品逐渐在农村流行;城镇大量涌现,南宋都城临安等大都市人口超过百万。2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国策,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宋代的三大节是元旦、寒食、冬至。宋代地主占有大量田地,靠剥削佃户为生。3宋朝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户编定为坊郭户,依据财产的多少分为十等,单独管理。4瓦舍的出现,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11206年,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2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3忽必烈改革(1)政治上: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2)经济上:推行重农政策。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3)文化上:提倡儒学,在中央设立国子学。作用:忽必烈的改革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元朝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5元朝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把各族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等,目的是分而治之。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