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中的生活
作者:平卫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9期
摘要:在中等职业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与学习主动性、促进数学认知水平的发展。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坚持“三贴近”原则,达到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的目的谈几点做法。
关键词:新课改生活实践主动性
曾几何时,社会流行一句话:“读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在职业学校中,“数理化”却一直是学生的“软肋”,同时也被学生们视为“枯燥”、“繁琐”、“艰难”的代名词,尤其是数学,学生总认为学了没用。在中等职业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就成为中等职业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
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联系生活实际,达到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的目的来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联系生活,走进数学
中职学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认识不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主要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和实际应用密切相关。《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因此,在讲授函数时,引入了房贷话题。贷款买房在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话题,作为当代中职生对此也要有所了解,于是我设计如下情景:假设某购房者夫妇二人欲购买一总价80万元的商品房,首付30,公积金贷款12万元,余下的44万元准备办理商业贷款,30年还清。现有两种还贷方式:第一种为等额本息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以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第二种为等额本金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等额偿还本金,贷款利息随本金逐月递减。把班级的同学分为两组对两种还贷方式分别进行计算,最后他们发现同样是44万元、30年的商业性贷款,等额法的利息总额为414万多元,而递减法为297万元左右。两种不同还贷方法利息竟然相差11万元之多!通过这个例子,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
二、走进生活,发现数学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高观察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