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计划一、研究意义
要想使学生获得有成效的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由于习惯实际上是指通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某种动作的一种需要,从生理机制上来说,习惯只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孩子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学校班级实际情况
我校学生均来自农民家庭。这些学生家庭教育跟不上,有些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庭教育缺失。同时由于学生从小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1、缺乏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2、书写潦草不规范,坐姿差;3、喜欢做小动作,缺少认真倾听的习惯;4、课堂上不善于动脑,盲目听信教师和同学,缺少个性;5、学习缺乏自觉性,作业懒散,做事拖拉;6、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
1
f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的习惯;7、学习缺乏探究问题、大胆质疑的习惯……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老师教学工作被动。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我校的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特制定“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实施方案。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实际,制定自己的课题研究目标。以四年级为例:
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督促、学生的自我管理下,养成如下习惯:1、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2、书写规范,坐姿端正;3、认真倾听的习惯;4、课堂上善于动脑,不盲目听信教师和同学,有自己个性;5、学习自觉,作业不懒散,做事不拖拉;6、善于使用工具书,查资料和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的习惯;7、养成探究问题、大胆质疑的习惯……四、课题研究拟订措施
为了使学生乐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拟订的措施有:1加强自身的“养成学生学习习惯”理论积累。首先参加学校成立的课题研究小组,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