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具体方案
小学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具体方案
发表时间:20140106作者:殷英来源:
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的1、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学业发展的方向,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业发展目标,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2、通过评价,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学业评价观,了解和掌握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改变教学行为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二、评价原则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的过程。2、评价内容多维化,从学生学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3、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相结合。4、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与口语测试、实践应用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三、评价办法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大部分。形成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作业习惯、口语测试四个组织部分。所有评价结果均以表格形式呈现出来。终结性评价包括听力和笔试(高年级为笔试)部分。四、评价内容对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其中终结性评价占7080,形成性评价占3020。
形成性评价
(具体结合各备课组制定的《学科综合素养评价表》实施)
f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在做好终结性评价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加强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为10分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生作业、口语测试等四部分。具体评价内容及方法如下:
◆学习态度
可以从对学习目标的意识程度、对学习对象的喜爱程度、对学习成就的追求程度、对学习活动的坚持程度等方面综合判定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此项评定以满分3分计分,最高为3分,最低为15分。此项评价贯穿在日常教学及学习活动中,以观察记录为主,由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共同评定,每学期进行一次综合评定。(附表一)
◆学习习惯
基本的学习习惯是指正确的读写姿势、上课时认真倾听、思考、积极发言等习惯。学期语文学习习惯为一年级要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生活中自主识字等习惯;二年级要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开始学习默读的习惯;三年级要养成写日记和摘抄的习惯;四年级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天天阅读、写摘录笔记、做批注等)和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