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以加强农村矛盾纠纷调处、维护社会稳定等八个方面为主题,组织全镇干部职工开展创新社会管理大讨论活动,并组织评比,充分发挥干部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制定民情工作制定,提高办事效率。制定民情工作制定,听取群众呼声,改善干群、党群关系,提高办事效率。一是民情责任区制度。全镇划分六个责任区,由党政领导负责,每个村分别派驻一名驻村干部,并发放民情联系卡。二是民情走访制度。党镇主要领导下村调研。了解民情,每周至少一次,党镇人大领导在年内必须到每村进行12次民情调查走访,驻村干部综合、计生每月所驻村的每个组走访四次以上。干部下村组不得待在村干部家里了解情况,须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原则在群众家里就餐,定额每餐补贴10元每人。并注意干部形象,不准喝多了酒,酒后不得乱讲话。三是民情知情制度。驻村干部下村组“四必到”“四必、知”,即群众有问题反映、产生纠纷、出现信访、发生困难必到,所联系村的基本情况、不稳定因素、弱势群体、突出问题必知,并记好民情日记,某年某月某日到某村某组某户,了解某些问题并听取了哪些意见,以便抽查党镇人大领导由主要领导抽查,驻村干部由组长或副组长抽查。驻村干部下村将群众所反映的社情民意收集好后交党政办汇总,并建立台账,镇党委政府每月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研究解决办法和措施,给予及时解决、处理或答复。
3
f三健全社会矛盾预防、排查、化解机制,促进我镇和谐发展。加强源头治理,坚持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完善“三调联动”机制,加大涉及民生的重点行业和领域矛盾纠纷调处力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四探索培育新型农民新办法,促进农民致富。建设新农村和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一要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二是创造技能优势,增强农民的适应能力。三要创造产业优势,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大力发展农村休闲产业,培育一村一品,并把农民组织起来,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四要创造管理优势,增强农民的自治能力。尊重好、保护好、引导好、调动好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中增强参政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大局意识。五在管理上倾力保障服务,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围绕关注民生,抓好农村低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建设,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居、困有所助。围绕解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