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哪怕是北极的冰天雪地里,或者像杰克伦敦小说中描写的严酷的阿拉斯加”去。很显然,孙少平的内心充溢着一种强烈的憧憬新生活的情感冲动,在他的身上,作者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社会变革的内在潜力。由此不难看出,孙少平现代意识的觉醒较之孙少安来说,显然具有更高意义上的人生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向往。孙少平的妹妹孙兰香,在大学毕业后走出国门,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不能不说是路遥现代意识不断深化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当然,孙少安、孙少平、孙兰香的这种改变现实的现代意识,在今天看来似乎再正常不过了,因为摒弃旧生活、创造新生活本来就是社会和历史进步的动力。但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不能忽略一个前提,那就是路遥笔下的人物所生活的年代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客观地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的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机,但这种活力要表现在社会和“社会人”的身上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作为同样生活在那个大环境中的作家路遥,能以他特有的视角塑造出具有明显现代意识的人物,的确难能可贵。
路遥这种思想意识的现代性,不仅表现在典型环境中他所偏爱的人物身上,更表现在他全景式透视中国当代社会变革的审美景观上,应该说:“建国以来,在本世纪初已日渐凸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基础上,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种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加强,可以说直到目前,这种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和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的不断改革,城乡、工农、区域阶层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旧式框架终于被日渐打破。在路遥作品中,他透视这种社会变革的现实,深刻描写了这种改革大潮对农村的冲击,以及不同的人受到冲击时的不同反应和表现。基于此,有评论家认为,路遥的小说创作获得了具有全景式透视中国当代社会变革的审美景观。
在路遥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改变现实、创造全新生活的内在潜力,我们也可以通过作品中活生生的人和典型的现实环境感受到作家创作思想的现代性。但我们同时也能深切地感受到作品中人物身上的那种作者情感思维方式的传统性。
二、路遥情感思维方式的传统性
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儒家文化的熏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和民族文化。虽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人们头脑中的人伦关系和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