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路遥作品思想的现代性和情感的传统性
作者:张丽萍来源:《甘肃教育》2008年第03期
〔关键词〕路遥作品;思想;现代性;情感;传统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08)02(A)005402
路遥曾在评论文章中说:“从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由于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又由于社会经历了持久广泛的大动荡,城市与城市,农村与农村,地区与地区,行业与行业,尤其是农村初级教育的普及以及由于大量初、高中毕业生插队或返乡加入农民的行列,使得城乡之间在各个方面相互渗透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样,随着城市和农村本身的变化和发展,城市生活对农村生活的冲击,农村生活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农村生活城市化的追求倾向,现代生活方式和古老生活的冲突,文明与落后,新的思想意识和传统观念的冲突,等等,构成了当代生活的一些极其重要的内容,这一切矛盾在我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等方面都表现出来,是那么突出和复杂,可以说是立体的、交叉的”。
毫无疑问,作家的这种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与态度,必定会使其文学创作显得较为复杂,也影响到他在价值判断上的取舍与矛盾。但在这复杂矛盾的背后,我们也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路遥在思想意识上是具有明显现代性的作家。
一、路遥思想意识的现代性
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长期的封建统治,使农民的思想意识异常封闭与落后。因此,固步自封,安贫乐道,不思进取,逆来顺受似乎就成了中国农民的代名词,也成为众多作家描写的对象。但路遥并没有从这个层面去揭示和反映生活,而是以独特的视角,利用典型的环境和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去表现人物,真正达到了“在典型的环境中塑造典型的人”的目的,并且使其所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希望“箍双水村最好的窑洞”,“在双水村做一个出众的庄稼人”,甚至在双水村办起了机器声隆隆的砖瓦厂,这一切相对于他那逆来顺受、只图光宗耀祖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的父亲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进步。而孙少平更有一种自觉的、强烈的奋斗意识。孙少平在双水村土生土长,但“农民意识”并未成为他追求理想的羁绊,相反都成了他挣脱束缚、实现人生抱负的动力。因此,强烈的个性觉醒意识使他与一般农村青年(甚至他的哥哥孙少安)有了明显的不同,他的期望和追求是要努力使自己从思想上挣脱土地,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