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备与开发
教、学预设调控对策
f【复习】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怎样的变化?
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引入】若把水通直流电,又有什么现象产生?
一、水的电解:
1、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
2、观察内容及步骤:
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D验证让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E出现的不同的现象:
3、实验结论
【补充】电解水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二、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
沸点
气味
凝固点
状态
水的异常现象
【讨论】冰山的形成过程及泰坦尼克号船的沉没的原因。
f课题13水的密度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水的密度的认识,确认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该物质的密度。
2、知道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写出密度的定义式,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说出密度的单位及换算。
4、能说出密度的含义,从密度表中掌握有关信息。
5、通过习题教学,初步掌握有关密度的简单计算。
6、会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重点:水的密度(概念,单位和测定)
难点:密度单位及计算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教、学预设调控对策
【引入】从家庭生活用水这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入手。
怎么样将水的体积转化为水的质量?
(回家观察水表,询问父母一月一般的用水量)
【实验】密度概念的建立
复习: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用天平测质量(液体质量)的方法及操作重点。
f实验结论:(1)水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2)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式一个恒量。即
质量体积=1克厘米3
含义:体积为1CM3的水的质量为1g
【演示】测量一定体积的酒精,铁的质量,写成08gcm379gcm3
结论: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不同的。
一、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ρ=mv
3、单位:克厘米3或者千克米3
换算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二、公式教学要点:
1、ρ=mv中ρ、m、v都是对同一物体而言。
2、对于同一物质,ρ一定,反应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m、v大小无关,v增大,m也增大,ρ不变,即mv不变
【判断】某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正比。(×)
3、对于不同物质,V相同,则m大的ρ也大,m小的ρ也小。
【判断】“铁比棉花重”的说法
4、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f5、应用:由讨论题引出知道其中任意2个量,即可求出第三个量。
1判断何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