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注册会计师《税法》复习建议及重点内容提示根据杨军老师的2011注会《税法》强化提高阶段学习方法指导视频,将主要内容分享给大家:第一部分:学习方法建议1教材分化2复杂问题简单化3共性问题混淆问题总结化4考点应试化第二部分:重点内容提示及测试第二章增值税法一、征税范围(一)一般规定(二)具体规定1征收范围的特殊项目2特殊行为:视同销售行为(三)其他特殊规定1《条例》规定的免税项目2其他征免税项目3起征点4放弃免税权的处理二、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一)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二)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1认定范围2认定程序3纳税辅导期管理:①辅导期范围②辅导期限③发票管理三、税率和征收率1基本税率2低税率3征收率附件: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的相关政策
四、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1销售额的时间限定(第十节内容)2销售额的确定(1)一般情况下的销售额的确定
f(2)几种特殊销售行为下的销售额(3)含税销售额的换算3当期进项税额(1)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2)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五、兼营、混合销售行为的税务处理六、“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附:出口“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计算分两种情况:1出口企业全部原材料均从国内购进,“免、抵、退”办法基本步骤为五步:第一步剔税: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退税率)第二步抵税: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内销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第一步计算的数额)-上期留抵税额(小于0进入下一步)第三步算尺度:计算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的退税率第四步比:确定应退税额(第二步与第三步相比,谁小按谁退)注意:第二步大于第三步的情况下,23下期留抵税额。第五步确定免抵税额:第三步减第四步免抵税额。2如果出口企业有免税购进原材料的情况,计算过程依然为五步,不同的是第一步和第三步需要做一个修正,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修正的剔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免税购进原材料的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退税率)第二步抵税:计算公式同上第三步修正的尺度: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免税购进原材料的价格)×出口货物的退税率第四步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