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长》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级年上第五单元第一节内容
《什么是周长》。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进行我今天的说课。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教材通过描一描、认一认、说一说、量一量、数一数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周长,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了解了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及各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知道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由于周长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摸一摸”“判一判”、“描一描”等活动让学生具体感知什么是周长,从而真正理解周长的概念。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中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2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探索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四、教学重、难点:
f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本节课的重点设为认识并理解周长,掌握周长测量的方法五、教法与学法:
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操作法是我在本节课运用的主要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区感知事物的特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在课前让学生准备软尺,彩笔、直尺等学习用具。六、教学过程:
在教学设计中,我安排了以下四个环节: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环节,我创设了三只小蚂蚁绕树叶跑一圈的情境,并让学生当裁判,通过三只小蚂蚁的不同跑法来理解一周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理解绕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并由此引入新课。2、认识理解周长
通过刚才的活动,学生理解了树叶周长,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举一反三,通过“摸一摸”的活动进一步感知身边事物的周长。而这一活动也只是让学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