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笔者认为,人文地理是大有可教的,但一定要讲究教学方法。目前,人文地理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局限于对课本内容的讲述,甚至在课本上划条条让学生记忆,照本宣科现象严重,严重挫伤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这种教法,“使传统课堂教学视为最重要之认识性
f②任务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实现”,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其它素
质了。因此,探讨人文地理教学模式,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人文地理教学的“导学-讨论”教学模式。二、理论依据1、现代教学观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的生命价值得到体现。而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主动性是生命活动最重要的本质特征,“导学-讨论”教学模式正是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2、现代学科领域基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科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是高度一致的,对这些内容提出怀疑可能性很少,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是如此;另一种是学科的概念、原理、观点、见解存在着争论的高度不一致的领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学科领域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在高度不一致的学科领域,学生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或一家之言,而是要能对各家名派的学说提出自己的看法。人文地理可以说介乎两者之间,有很多内容是属于高度不一致的,因此采用讨论法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3、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13岁以上已发展了良好阅读技能的儿
f童来说,视觉呈现信息比听觉呈现信息更有助于保持和理解。因此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是符合人文地理知识特点和中学生的学习规律的。三、功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人文地理的知识结构,理解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3、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导学-讨论”教学模式的结构及操作程序(一)基于以上理论创设模式如下:学生自读教材组内讨论组间交流复述结构练习巩固教师出示提纲创设问题
f评价引导强调重点讲解思路
(二)具体操作程序1、出示提纲,自读教材(10分钟)。教师提出目的要求后,出示经过结构化的阅读提纲。阅读提纲有两个作用:一是起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一是使知识结构化,便于学生的记忆。学生则根据教师出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