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中铸就师德
兴远斋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平凡之中铸就师德》师范毕业后,我满怀热情选择了当一名教师。说实话,很多人不愿意从事教师这份职业,因为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清贫、奉献和付出。可是,当我真正成为一名教师之后,我才深深的感受到空有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的辛苦、清贫、付出是我万万没有料到的。为此我也曾迷茫过,犹豫过。曾经想过逃避过。但每次当我走上那三尺讲台,面对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双眼时我又被深深的感染了,我深深地感受到为人师表的光荣与责任,所有的迷茫、犹豫都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于是我一次次地默默告诉自己要努力,要加油,要成为学生和家长爱戴的好老师。“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无成怎做授”这是当代作家贾平凹先生的一幅对联。这幅对联时时刻刻鞭策着我,启迪着我。在当今社会教师的寄托是什么?精神支柱何在?在我看来,那便是师德二字。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为人师表,授之以道,作为一名教师要自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既要学会教人,更要以道德范人。虽然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有一些教师私欲膨胀,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这样有损师德形象,造成社会不良影响,但这是极少数的,并不是主流,我们大多数教师能够做到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我们教师最好的诠释。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张丽丽,殷雪梅,谭千秋,一个个多么响亮的名字,
f面对危险他们义无反顾地张开了自己柔弱的翅膀,去庇护那一群无助的雏鹰时,谁能说那一刻他们仅仅是一名教师呢?2012年《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授予胡忠谢晓君夫妇的颁奖词是: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也不乏类似的英雄,爱心妈妈李瑞琴老师身担数职,工作超负荷运行,从不言累,模范地带领七年级年轻团队,正在创造着新的奇迹。知心妈妈韩艳敏老师带领着敬业的八年级团队,逆袭了“处于叛逆期八年级学生难管成绩差”思维定局,他们的付出可想而知。已处于奶奶级别的任献巧老师,勇挑重担,儿子在外读研,孙子降生之时,一边照顾儿媳和孙子,另一边正常上好九年级三个班12节化学课,那种心理感受我们真的很难体会。素有“小马达”之称的张启民老师,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儿,正在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