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i
so
于1965年提出了归结原理成为自动定理证明的基础5Feige
baum于1968年研制成功了DENDRAL化学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走向实用化的标志。Quillia
于1968年提出了语义网络的知识表示等。20世纪70年代人工智能研究以自然语言理解、知识表示为主。Wi
ograd于1972年研制开发了自然语言理解系统Shrdlu同时期Colmeraue创建了Prolog语言。Sha
k于1973年提出了概念从属理论。Mi
sky于1974年提出了框架知识表示法。1977年Feige
baum提出了知识工程专家系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推理技术、知识获取机器视觉的研究为主。开始了不确定性推理和确定性推理方法的研究。日本计算机界推出了“第五代计算机研制计划”该计划最终未能实现当初的目标以非数字化方式在日常范围内全面的模仿人类行为但该计划也为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很多经验。20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研究在博弈这一领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1997年5月11日一个名为“深蓝”的IBM计算机以2胜1负3平的成绩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这举世震惊的一步大大地振奋了整个人工智能界而事实上“深蓝”打败卡斯帕罗夫仍是从专家系统提供的所有可能的走步中选择最优的并未有理论上的实质性的突破。
中国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出贡献主要有1960年华裔美国数理逻辑学家王浩提出了命题逻辑的机器定理证明的新算法利用计算机证明了集合论中的300多条定理。1977年我国数学家、人工智能学家吴文俊提出了初等几何判定问题的机器定理证明方法并进一步推广到初等微分几何、非欧几何领域被称为“吴氏方法”。8090年代我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在智能控制与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回顾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进程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分析其发展有三条途径分别是结构模拟、功能模拟和行为模拟。在学术观点上有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和智能机器人三大学派。
2人工智能当前的热点研究
人工智能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和搜索方法、机器学习和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动程序设计等方面。目前人工智能研究的3个热点是智能接口6、智能信息处理7、主体及多主体系统8。
21智能接口技术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智能接口技术是研究如何使人们能够方便自然地使用计算机。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计算机能够看懂文字、听懂语言甚至能够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又依赖于知识表示方法的研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