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争取创新,与众不同,最后到字词句的斟酌、润色。“着眼于大,入手于微。”就是要先看是否搭建了正确的文章整体,再去进行遣词用句的修饰。2、换位修改的原则在修改作文的时候,把作者和读者的位置交换,想想如果是自己在读,什么样的文章让自己感到有新意,有兴趣,有美感。另外,与小组成员交换朗读,自己的作文是否让别人听得明白,清晰等。这样能更好地知道如何进行修改。3、舍得放弃的原则欧阳修追字,曹雪芹写《红楼梦》前后花了十年时间,经五次增删修改。这些都表明文章的修改不是一蹴而就,而不断锤炼。所谓“文不厌改”正是如此。
ofrualdi
kgwtescpbyhm
f有时作文时有非常好的段句等,但又与文章的表达无关,就要勇于弃掉。使文章更精简、精炼。正如鲁迅说的“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二)探索了小学高段学生作文自主修改的训练途径
小学生作文每期安排了8次习作。学生要进行作文的修改,如果只针对每次作文之后进行,这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修改习惯,极大提高他们的修改能力。所以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要随时对他们进行训练。
1、课文的反思欣赏
课文是经过筛选而编入的,是训练学生修改能力非常好的资源。在学习完课文后,把课文最“出彩”的地方挑选出来,让学生反思,如果按你的想法会如何写,再与原文对比,找出“优劣”处,从中感悟写作。
如“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人教课标本《祖父的园子》
ofrualdi
kgwtescpbyhm
f在教学过程中,就这一段话,老师设置情景:这一段话太过于“嗦”了,让学生进行修改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提醒”下,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兴趣盎然地进行修改,却在修改的过程中发现,正是这种“嗦”,体现了一种自由,一种无拘无束。
2、课堂中每日一练
每天语文课抽出五分钟,安排一个学生朗读自己写的小片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然后师生共同发表自己的意见。说说片断写得好的地方,不足的地方,提出修改的建议。
【原稿片断】“到了东湖山沙滩上,同学们把背包往柔软的草地上一扔,就玩去了。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周围的景物,湖边的杨柳舒展着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