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质量标准,改变中小学评价以知识掌握为中心的局面。一个具备“核心素养”的人与单纯的“考高分”并不能画等号。它还将对学习程度做出刻画,进而解决过去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操作性不足的问题。(二)以课程改革提升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劲动力。文化孕育了课程,课程传承着文化。没有文化的淀积,课程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同时,课程又凝练着文化,没有了课程的负载,文化也终将枯竭。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是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课程改革对学校文化提出挑战,为学校文化重建提供契机,甚至可以说课程改革本身也是学校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学校文化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深化学校文化,甚至可以说,学校文化是新课程最深层次的改革。建设具有新理念、新
欢迎大家下载学习
3
f个人精品文档资料
精神、新制度的新型学校是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学校文化涉及到方方面面,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班级文化、
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教研文化、课堂文化、精神文化等等。而在新课改引发的这场教育重组文化中,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管理者、教师、学生),教师、学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因素,因此,学校文化改造的核心内容是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的革新。
1、教师文化教师文化要由封闭走向合作,由保守走向开放。学校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研等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营造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引导教师自主学习、提升自我,让学习提升、合作交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使教师在读懂别人的同时认清自己,在借鉴别人的同时发展自己,在实践尝试的同时突破自己。以生命课堂和生本研究为抓手,开展各项校本研究活动。①开展教师讲堂活动一方面,开展教师讲堂活动,鼓励年轻的优秀教师加入洪湖市各学科的名师工作室,通过工作室导师引领、同伴交流,得到共同提高,让优秀教师更优秀,尽快形成我校名师群体,带领其他教师一同前行,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分期分批选定优秀教师主讲学习心得、成长经历、教育科研体会以及学校管理建议等;另一方面,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弘扬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各类美德善行,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教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