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形成的基本途迳之二
√
第四章食品的风味成分
第一节植物性食品
√
第二节动物性食品
√
第三节发酵食品
√
第五章食品风味的调整
第一节食品的加工与风味
√
第二节食用香味料
√
第三节食品的调香味一
√
第四节食品的调香味二
√
第五节食品香料的法规
√
四、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一般情况下,每周安排理论2课时,实验课由实验中心统一安排,共36课时。具体
课时安排如下:
主要内容
课时建议
教与学的方法建议
绪论
1
讲授、自学结合
味感与呈味物质
4
讲授、自学或讨论
嗅感和嗅感物质
6
讲授、自学或讨论
食品的风味成分
5
讲授、自学或讨论
食品风味的调整
18
其中实验12学时,结合讲授、自学或讨论
机动
2
(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
1.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有条件的话,也
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或者几种组织方式灵活组合,尽量减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
有条件的也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如采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听课、进行
课堂观察、做好课堂记录等。
2.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适量布置思考题及作业,组织学生讨论、课后自学等,尤其
是有条件的话,借用多媒体的声像呈示,提供给学生原始的课堂实录,或者是组织学
生自学和讨论,并撰写读书报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学生良好的科研精神。
3.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好的教学方法应有助于学生
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自己的教育信念。鼓励有所创新
并取得实效的教学方法。
2
f五、教材编写与选用
《肉禽蛋水产工艺学》教材要在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下,实行多样化。可以选用普通高校教材如丁耐克编著的《食品风味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也可以选用公认的水平较高的教材(含教育部推荐教材)作为参考书,如:黄梅丽等编的《食品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天津轻工等院校编的《食品生物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1。各单位和团体均可向有关上级部门申报审批编写教材。申报审批的内容包括:主编和编写人员情况、编写指导思想、教材体系结构、编写体例、主要特点和样章、编写出版的时间、经费保证。
六、课程评价
1.本门学科的评价依据是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该课程考核可采用如下形式:
1)考试:理论占70%,实验占30%。理论成绩中平时(含学习态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