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也是大约1克的。预设:生1:6颗黄豆大约重1克。生2:一枚图钉大约重1克。生3:8颗瓜子大约重1克。(5)感受50克、100克、500克有多重。①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以“克”为单位的物品。②小组内互相交换并掂一掂,充分感知50克、100克、500克有多重。估一估数学书的质量。数学书和我们刚才掂过的50克、100克、500克物品中的哪个比较接近?你们估计这本数学书的质量是多少?师: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重量非常轻,不可能靠手掂一下就知道了,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测量这些轻物体重量的工具呢?(6)认识天平。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1克是非常轻的,要想准确的建立1克的概念需要借助一些参照物。
让学生经历用天平秤1克的黄豆,这样就当指针指到刻度正中间时两边托盘里的物体质量相等。砝码能很巧妙的把1克的的质量就是1克,老师把它放在右边托盘里,往左边托盘放质量和具体的4粒黄豆建立关联。而学具大豆,同学们注意观察指针,当指针指到正中间时说“停”袋中的大约质量为1称出1克的大豆后,数出几粒。克的物品就更加的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好(7再次感知1克有多重的帮助他们建立起1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数出5粒大豆,放在手里掂一克的概念模型。
用什么称这些比较轻的物体呢?出示并介绍天平。
掂。
f2、课堂练习自己完成教材101页“做一做”第一题。指名回答。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比1克轻?学生说说。3、认识感知1千克(1)出示1千克的洗衣液,让学生掂一掂。并说说感受,从桶上找出这桶洗衣液的质量是多少。(2)介绍净含量。净含量是指桶里或箱里的物品的实际质量。你认为什么时候才用千克作单位?板书:(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让学生亲身经历由2
(3)出示500克的饮料,问:“几瓶这样的饮料重量个500克的物品累加是1000克?这两瓶的质量就是1千克,请小组长从学具袋到1000克这一动态里拿出重1千克的物品,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感的过程,并一同验证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4)介绍1千克1000克(5)认识各种秤你见过哪些秤可以称量用千克作单位的物体?指名说一说。课本102页的秤你见过哪些?认识并介绍各种秤的名称。有谁知道图中物体的质量是多少?你是怎样读数的。边演示边介绍读数方法: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秤的物品有多重。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找一找(103页“做一做”第一题)A、大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