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克和千克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1、从现实生活出发,选取身边的事例,让学生课前调查一个鸡蛋的重量、家人的体重,收集包装袋等到课堂上一起交流。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质量单位,不仅使学生明白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表示比较重的物品用“千设计说明克”作单位,而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2、应用生活中实际的事例,让学生亲自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物体,用心感悟物体的重量,充分感受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3、让学生分小组自主合作学习,通过主动的分析、推理、想象、整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逐步让自己获取克与千克的概念。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学习目标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帮助学生认识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称量和计算。学习重、难点学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环节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具准备:PPT课件、2分硬币等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从两个物品所用的不同的质量单位引出课题克和千克,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问:你从图上知道了些什么?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用来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的认识。
进思维的发展。
二、操作实践,形成概念
f1、认识感知1克
(1)刚才我们知道了克是物体质量的单位,那1克有多重呢?这样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2)让学生自主体验一下1克的重量: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拿出2分的硬币放在手心里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可以吗?(3)引导学生说出掂2分钱的感觉(生:非常轻)师:是的,1克的重量非常轻,所以平时我们在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g)作单位。板书: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4)请同学们想一想,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