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0崇明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
上海市崇明县20092010学年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一、文言诗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2、3、了却君王天下事,4、5、野芳发而幽香,6、吾视其辙乱,,人约黄昏后。。,故逐之。。,小桥流水人家。。《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天净沙秋思》《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生查子元夕》《醉翁亭记》《曹刿论战》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微斯人,吾谁与归
11、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A、批评“以物喜、以己悲”的两种人。B、表达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情感。c、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D、表达了自己的这种远大抱负无人理解的孤寂与愁苦。
。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唐太宗论止盗
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②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4分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7、词中“鱼龙舞”的意思是8、下列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是。2分。2分
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农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选白司马光《资治通鉴》)【注释】: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晒:微笑。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故不暇廉肚耳(.)2使比农食有余(.)
A、上阕侧重写景,下阕侧重写人。“那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B、“更吹落,星如雨。”主要运用夸张手法,把那种焰火交织的景象描绘得形象奇异。C、“暗香”指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D、这些女子的欢闹与下文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后者的可贵。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分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岳阳楼记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