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玻璃的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20020110161916信息来源:摘自中国建材商务网
微晶玻璃在美国被称为微晶陶瓷,在日本被称为结晶化玻璃。微晶玻璃在国内的叫法也很多,有叫微晶石材的,也有叫微晶石、玉晶石、莹晶石、微晶板材的,不一而足。其实它们都是一种东西,是指通过基础玻璃在加热过程中进行控制晶化而制得的一种含有大量微晶体和玻璃体的复合固体材料。这种材料的表面特点与天然石材极其相似,加之材料形状多为板材,因而将其称作微晶石材或者是微晶板材似乎更贴近市场。这种产品在我国刚一出现时就被广泛地称之为微晶玻璃,加之微晶玻璃的结构、性能与玻璃和陶瓷都有所不同,但其生产方法则与玻璃、陶瓷和石材有些共同之处,有人也称之为玻璃陶瓷或结晶化玻璃,因此我们就姑且沿袭微晶玻璃这种商业名称。与常规玻璃相比,由于其中具有特定性能的晶相析出,使微晶玻璃在机械强度、表面硬度、热膨胀系数、化学稳定性等诸方面显示出优异的性能,因而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化工、生物医学、军事和建筑等领域。
微晶玻璃在我国公共建筑领域的应用步伐近几年有所加快,如微晶玻璃装饰板用作内外墙以及厅堂地面的建筑装饰。与天然石材相比,微晶玻璃因为具有结构致密、高强、抗冻、不吸水、耐侵蚀,外观上纹理清晰、色泽鲜艳、色差小和不褪色等优点,成为众多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中可供选择的新材料之一,竞争的重点或者说是矛头直指天然石材,争夺的是天然石材市场。正是由于未来市场状况的这种不确定性,尽管微晶玻璃目前的市场份额不大,行业也很小,但是却很热闹。已经介入其中的企业正在品味着市场的艰辛,形成了“围城”内的窘状;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自然容易惹得圈外企业的怦然心动,其中不乏跃跃欲试者,形成了“围城”外的热闹。微晶玻璃这种产品眼前的市场状况到底如何,投资风险到底有多大,未来的前景又如何?让我们来细细品味一番。
“围城”内的窘状
我国微晶玻璃行业现已投产的生产企业不超过15家,主要集中地在京津唐及其周边地区和广东省。这些企业总的年生产设计能力号称为100万平方米,实际生产能力能打个5折已属难能可贵,2001年实际产量乐观地预期也仅仅只有号称能力的40%左右,真正卖出去的还要少于这个数。实际销售情况是,去年全国的市场销售量大约在20多万平方米,最乐观的估计也不过30万平方米。换句话说,2001年微晶玻璃生产企业的实际总库存在50%左右,个别企业的库存甚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