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1免疫(immu
ity):机体能够识别“自己”和“异己”,并最终排除“异己”,保护“自己”,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稳定。
2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homi
g):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在循环过程中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不同组织的特定区域。
3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recirculatio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5抗原(a
tige
,Ag):是指能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6抗原表位(epitope)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的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a
tige
icdetermi
a
t)。
7交叉反应(crossreactio
):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具有相同和相似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分子所产生的免疫反应。
8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depe
de
ta
tige
,TDAg)此类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T细胞的辅助,故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示例】TDAg:即胸腺依赖性抗原(1分)。此类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辅助(1分)。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均属此类抗原(1分)。
9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i
depe
de
ta
tige
,TIAg)该类抗原刺激机体时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又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
10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ea
tige
)是一类与抗原种属性无关,存在于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11超抗原(supera
tige
,SAg):只需要极低浓度(110
gml)即可激活2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被称为超抗原。(SAg不涉及TCR的识别,也不受MHC分子的限制)
12佐剂(adjuva
t):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13抗体(a
tibody,Ab: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14免疫球蛋白(immu
oglobuli
,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可分为膜型(mIg)和分泌型(sIg)。
第1页(共4页)
f15抗体的调理作用(opso
izatio
):指抗体如IgG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IgGFc受体结合(1分),从而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2分)。
16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
tibodydepe
de
t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特异性抗体IgG、IgA结合了靶细胞的膜表面抗原后,其Fc段可以与具有杀伤作用的细胞(如NK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表面的Fc受体结合,致使细胞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