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钢汽车技术等。为了开发高韧性的超高强度钢,由大学和钢铁企业组成的美国钢研究组在强化相和高洁净度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新型超高强度钢。化学冶金学研究为新型钢铁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金属凝固学的研究使生产完全等轴晶铸坯成为可能;物理金属学的研究使人们可以获得超细晶粒钢材;相关工艺技术的研究为新型钢铁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保障;建立在钢铁材料理论基础上的计算机材料学逐渐成为钢材的性能预报和合金设计的有力工具。新型钢铁材料的基础研究将为21世纪结构材料应用程式巨大的影响。相对而言,我国在钢铁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人力物力的投入还是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在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初期,以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和现有成果为主,多块好省地建设和发展我国钢铁工业,是必须也是应该的;然而,当我国已发展成为钢铁生产第一大国之后,就必须在钢铁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也达到世界最高的水平,并在钢铁材料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12国民经济对钢铁材料的需求
121提高钢铁材料的性能
提高钢铁材料的性能使之满足钢铁材料用户不断提升的性能要求,是钢铁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先进技术的采用,国民经济各部门对钢铁材料的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用钢所要求的最主要性能是高屈服强度和良好的可焊接性,如建筑用钢筋钢按屈服强度等级分类可分为I235MPa、Ⅱ335MPa、III400MPa、IV540MPa级;建筑用高强度钢板则已形成390MPa、420MPa和460MPa级的系列。若钢筋钢的强度等级普遍由Ⅱ级提高到Ⅲ级,则可通过减少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布筋密度,节省钢筋用量14,明显降低建筑成本。而钢结构建筑物的支柱和框架若使用高强度中厚建筑钢板代替低强度钢,可节约钢材10~20,且由于梁断面高度的减少,可增大建筑空间的利用率或降低建筑物的高度3。目前国际上用于建筑结构的钢筋钢屈服强度均大于400~500MPa,我国正在大力推广建筑用低合金钢筋的升级换代工作,把目前大量使用的Ⅱ级钢筋提高到屈服强度较高的III级钢筋甚至Ⅳ级钢筋。桥梁用钢的发展也要求较高的强度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并减轻自重。国外桥梁用钢的强度较高,如美国ASTMA709中的100W钢的屈服强度已达到700MPa;日本的神户大桥等跨海大桥,大量使用了抗拉强度为785MPa的WelTe
80钢;日本近几年建造的跨海大桥已使用了抗拉强度为980MPa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