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分别更改为“第一”“第二”“第
三”“第四”,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故B项正确;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召开,时
间上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是在1949年4月渡江战役
后,故D项错误。
11.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
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
A.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
B.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
解析:选A根据“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可判
断该军事行动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A项正确;
辽沈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故B项错误;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故C项错误;
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故D项错误。
12.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考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声明:“只要和议无害于国
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
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人民能
够维持其自由的生活方式与目前最低生活水准,则我个人更无复他求。”这反映了他
A.不甘心放弃仍试图影响政局
B.害怕失败想推脱战争责任
C.准备改组政府放弃一党专政
D.尽快结束战争以争取和平
解析:选A材料“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
的保障”说明蒋介石仍然坚持一党专政,坚持国民党的统治地位,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政治上力图构建新型的乡村统一战线,理顺农民与地
主之间的关系,以参议会为载体,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民众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
f同时也为乡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民主政治基础。经济上成立了劳动互助的村庄,农民已不是一户一户各不相关的各自劳动,而是为着一个确定的生产任务而奋斗;另一方面互助合作运动对于克服众所周知的乡村个人主义的思想起了很大作用。文化上对于乡村教育,赋予了中共政治社会化的内涵与目标。这不仅体现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即便在小学教育中亦是如此。在陇东分区,各完小均以《群众报》、《解放报》、《陇东周报》作为教材,选择了14篇报上的文章,如“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