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12册单元精品课教学设计
《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
张坊中心校
张继华
数学问题解决课教学设计授课年级六年级问题课型解决课课时授课日期学科数学课题圆柱的认识
f1、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以及二维和三维之间的转化。教学目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空间想象能力,理解事标物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立体观念。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重点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空间想象能力,理解事教学物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立体观念。难点2.弄清圆柱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小组合作探究
课件,单子。
教教学程序一、自学文本教师行为
学
过程
设
计是否达成(填写“达成”或“不达成”)
期望学生行为
1.出示长方体、正方体.使学生明确:长方体、正方体.2.出示圆柱.使学生明确:圆柱.3.导入、揭示课题.板书:圆柱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一)圆柱的认识1.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2.师生出示实物,从不同方位进行展示.用手摸一摸说说感觉。3.展示实物图,多展示一些.4.针对一个实物图,出现圆柱几何图形.
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都是直直的,上下粗细相同,上下底面都是相等圆形的直圆柱,我们叫它圆柱.圆柱有什么共同特点?(二)圆柱的面.三、发现
f规律
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启发学生动手实验:(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2)用笔画一画等方法,上下底面有什么关系.(3)用双手摸侧面.3.教师明确: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三)圆柱的高.(1)指着图中高、低两个圆柱问:哪个圆柱比较高,哪个比较低,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高低与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2)怎样测量圆柱的高。①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纵切模型,(师出示圆柱纵切模型图)感知两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②媒体演示:圆柱的高可以在圆柱的侧面上来表示;在图上标的时候最好标在两底面的圆心处。(3)学生讨论发现:①圆柱可以有无数个纵切面,每个纵切面都是长方形或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