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也有40-50美元。2000年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加之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员,以及人员逐步老龄化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等方面的原因,使医药商品的社会需求将呈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据分析,2010年中国的医药市场总值将达到600亿美元,2020年达到12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由此可见,中国的医药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医药流通行业的四个发展阶段
建国以来,国内医药流通领域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五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医药流通体制。医药商品采购供应体系由中央一级医药采购供应站、省(地、市)二级医药采购批发站和县级医药公司组成。医药商业对工业的产品包购包销,全国医药商品的供应按一、二、三级批发层次逐级调拨,医药批发企业根据行政区的划分设置,实行条条为主、条块结合、统一管理计划、统一核算财务、统一管理价格、统一安排网点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f第二阶段:从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我国的医药流通格局实现了由封闭到开放、集中到分散的转变,医药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医药流通领域也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二、三级批发层次的流通格局和计划调拨供应模式,医药工业企业开始自主选择销售对象、工业自销现象逐渐增多,形成了多渠道、少环节的医药流通体制。从整体上来说,八十年代我国的医药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医药市场属于卖方市场,医药商业企业的数量开始增加,药品流通秩序较好,市场的竞争程度较低,医药流通的效率较高,促进了我国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阶段:从九十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纪初,由于这一阶段我国药品市场环境的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根本性的变化,如国内药品的产量大大增加,国外药品开始进入我国,药品市场由以前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同时药品批发企业和网点急剧增加,商业企业由八十年代的2500家增加到到16000多家,导致医药商业企业经营成本高,整体经济效益低下;同时医药流通领域的市场法制弱化。最终导致我国的医药流通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多、小、散、低、乱”和药品市场机制畸形问题,在九十年代的行业无序发展形成恶性循环,行业整体销售收入的利润率不断下降,2001年是07左右,2002年是059,而医药商业企业的平均流通费用率高达1256,。成为制约我国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
第四阶段是最近三年,随着国家“三改一加强”等相应宏观调控措施的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