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特点是投资巨大,回收期长,有时为了公众利益,不一定能够保证合理的收益。重庆市通过组建八大国有投资公司,集中多个渠道的资金作为资本金,进行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超前实现了建设目标,使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环境大大改善。”邵宁说,国有经济在重庆市经济发展软硬环境的建设方面,作用是巨大的,也是难以替代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在题为“城乡统筹、民生建设中国企使命与责任”专题发言中,对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给予关注。“重庆有一个很好的口号,就是不让农民裸身进城当市民,农民在自愿的条件下逐步退出农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设计。”他认为,重庆市政府提出给农民“五件新衣服”五个保障,这是一个很大胆的改革设想。韩俊说,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最关键要解决好五个问题:一是农民工融入城市一定要以增加就业为前提;二是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三是解决农民工的居住问题;四是要解决好覆盖农民工的普惠的城镇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五是盘活农村的存量建设用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问题。
f在主题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国企的发展路径与责任”专题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在发言中说,国企履行社会责任包括很多方面:一是提供好的产品、诚信经营,禁止损害消费者社会福利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善待本企业员工;三是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走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在“西部大开发新阶段国企机遇与责任”专题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小洪认为,重庆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开发等很多领域都需要巨大投入,国企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西部。而对于国企如何发挥作用,陈小洪认为,第一,要有科学发展观,要有创新的做法。第二,要协调发展、全局发展。第三,要针对西部开发的基本规律,制订合适的战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发言时认为,重庆在积极发挥国企辐射力、影响力的同时,非常关注国企运作中的机制建设和配套改革。比如重庆的政策性融资,在已经形成的国企融资平台上,财政不做担保,硬化约束,强化管理,把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用在发展实践中。金融危机冲击下,“加杠杆化”符合中国发展西部的需要。重庆的实践注重把机制建设和深化改革结合在一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学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周其仁在发言中说,国有企业名字叫全民企业,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及全民所有,而农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