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统计过程控制(SPC)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介绍了统计过程控制(SPC)在公司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通过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及Cpk值来判断过程能力高与低,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善的方法及措施。
标签:过程能力PC;统计控制过程;应用
TB
1问题的提出
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首件鉴定、供方监造、检验点前移、首件检验、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启用FRACAS系统等。在上述各个控制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然而目前我们缺乏每个环节过程数据的分析,即缺乏过程能力分析并对过程进行改善。以生产过程产生数据为例,受人、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等基本因素的影响,产品的加工尺寸存在波动。这种波动分为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两种。正常波动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技术上难以消除,经济上也不值得消除。异常波动由系统原因(异常因素)造成,对产品质量影响大,但能够通过有效措施避免和消除。因此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消除和避免异常波动,使过程处于正常波动状态。
统计过程控制(SPC)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SPC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科学的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在我国SPC理论的应用还没有普及。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在全球一体化经济背景下,企业要想加入全球产业链之中,就必须按照国际统一的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进行质量管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意识到这一点,纷纷通过了ISO9000、ISOTS16949等质量管理认证。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将SPC作为ISO9000族质量体系改进的重要内容,ISOTS16949认证也将SPC列为一项重要指标,IRIS认证同样将SPC列为一项重要指标。鉴于此,世界许多大公司不仅自身采用SPC,而且要求供应商也必须采用SPC控制质量,SPC业已成为企业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和质量保证手段,也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的重要内容。综上SPC具体作用如下:
(1)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2)降低产品售后服务费用,包括因质量原因引发的退货、换货、修理。
(3)实时监控企业质量管理过程,全面掌握质量动态,及时发现质量变异。
f(4)多种控制图提供质量变异分析方法,提供质量管理决策支持,使质量管理者能找出真正使质量变异的原因,有助于企业持续改善质量。
(5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