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盘吸收102013珠海模拟“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D宋朝程朱理学11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
①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②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2
f③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④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D②③④
122013汕头模拟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的衰微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B黄老之学被推崇D程朱理学的盛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2012徐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周的学校教育……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赖以生存的基础逐渐瓦解。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西汉初年的景帝时期文翁入成都任蜀郡守“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遂将教育文化置于首位……选拔青年人亲自进行教育并派到长安去学习数年学成之后用作各级官吏带动各地的教化……在成都开办学校校中学子在课堂之外还必须经常到各地有所实践。一段时间之后“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始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材料三一个汉代青年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遴选到中央又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周学校教育的特点。该特点到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变化及原因是什么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翁办教育的特点及对当时教育体制发展的贡献。4分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为什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