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教材分析:本章教材包括“基本国情”、“区域特色”、“中国与世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本章没有具体对应的课程内容,但它是中国地理部分的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达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本章内容引导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二年的地理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的学习中掌握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学科还是保持着高昂激情,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准时地完成作业,因此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这一课就简单多了。
1
f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二、过程与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4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区域特色。教学难点: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教学方法:启发谈话法小组活动法、联系对比法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几幅美丽的我国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的图片,引导:这就是我们美丽的祖国,要想永远拥有这样美丽的景色,需要我们了解她,合理开发她,建设生态文明。一、基本国情课堂活动阅读教材和资料,分小组讨论、归纳:“根据前面所学内容,想一想,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你知道我国具有哪些基本国情吗?”教师鼓励:学生归纳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国情。师:归纳自然方面的基本国情: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