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义:礼仪作为外部的行为规范,应该以内心的仁德为支撑。一方面端正内心,提高思想境界,另一方面修正行为,培养良好的修养。只有自己身心俱正,才会具有巨大的道德高召力。
f2传统礼仪的形成期夏商周三代是我国礼仪的形成期。这一时期,我国进入奴隶制社会,生产力比原始社会大大提高,社会财富越来越丰富,社会文化发生了长足的进步。奴隶主阶段为了巩固国家的统治,维护自身的利益,编曲编订了较为完备的王朝礼乐制度,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礼仪概念,确定了影响后世的礼仪文化传统。《论语为政》记载:“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诚如孔子所言,后代的礼通常是前代的礼的继承和发展,而在悠久的中国古代历史里,“周礼”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周礼不仅是指人们的行为规范,还包括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的典章制度。礼具有法律的性质和作用,从个人到国家的一切行动都必须纳入它的轨道,以体现“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贫富有度”的阶级社会原则,从而维护周代的王朝统治。3传统礼仪的变革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礼仪的变革期。这一时期,经济形态发生了变化,土地国有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同时各诸侯国势力增强,东周王朝无力以传统的礼乐制度对之加以约束,于是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非常推崇周代的礼制,认为“克已复礼为仁”,要求以周礼来约束人的一切行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传统礼仪的强化和衰弱期
f从秦汉时代到清朝末年是我国封建礼仪逐渐强化走向衰弱的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以法治国,严刑峻法,施行过度,二世而亡;以礼治国,成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核心统治政策。三中国现代礼仪的行成期
从近代直至今天是我国现代礼仪形成的时期。第一阶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自1880年鸦片战争始。这一时期,人们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一方面,封建礼教本身具有强烈的等级色彩;另一方面,历代统治者以封建礼教钳制百姓,自己却不遵行,满嘴里道德仁义,一肚子男盗女娼,封建礼教越来越暴露出它的虚伪面目。第二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建立,标志着中国礼仪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男女平等、互相合作的新型人际关系确立起来,尊老爱幼、诚信待人、礼尚往来等传统礼仪的精华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