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抢救工作制度
一、抢救药品、物品、器械设专用放置处或固定放在抢救车上,标记明显,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并需做到“三定”,即定人保管,定点放置,固定数量。
二、抢救用品必须按时消毒,经常检查、核对、补充,做到随时可用。三、抢救药品需定期清点、检查,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质、过期及标签模糊
时,必须停止使用,并报药剂科处理。四、重症患者日夜应有专人留守,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五、如遇到需抢救的患者,医院抢救小组成员和科室人员接到抢救通知后应立即到现场参
加抢救工作。六、及时与患者家属及单位联系。七、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
规章制度。八、医生未到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路、进行
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配血、止血等,并提供诊断依据。九、抢救过程中,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
用药等要详细交接及记录,药品的安剖须经两人核对方可弃去。口头医嘱在执行时应加以复核,并及时补上。10对危重患者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11抢救完毕后,除做好抢救记录、登记和消毒外,还需进行抢救方案讨论和初步总结。12各科室进行的重大抢救活动及特殊病例的抢救治疗应及时向医院有关部门及院领导报告,以便使院领导能掌握情况,协调各方面的工作,更好地组织力量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和
治疗。
2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
1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及时登记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护士长及时组织讨论与总结。2发生差错、事故后,要积极采取抢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3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病人的标本,以备鉴定。4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分别组织全科或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
f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5发生差错、事故时,应立即予以口头上报,24小时内书面形式上报。
6发生差错、事故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时,
须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7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吸收本人参加,允许个人发表意见。
决定处分时,领导应进行思想工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8护理部应定期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