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雍正和十三爷监造的史料
一些关于雍正和十三爷监造的史料:1景德镇御厂方面的发展景德镇御厂的制瓷方面,年希尧于雍正四年起总理御厂陶务。“雍正四年八月十七日,年希奉命淮安关税管理官兼管景德镇,十二月到任。”(台北故宫档案资料年希雍正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奏折)唐英也于雍正六年秋八月进驻景德镇御厂。“雍正六年秋八月,怡亲王宣圣命,唐英著内务府员外郎衔,驻景德镇御窑厂,佐理陶务,充驻厂协理官。其时,总理陶务为督理淮安关板闸关年希。”“唐英十月抵景镇厂署,年希遥领御窑厂总理,但一切造事宜,俱系唐英一人经营。”《陶人心语》在造办处与御窑厂两者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雍正七年二月,年希尧制作并上交进第一批供珐琅作制作瓷胎画珐琅用的“有釉水磁”。这里需要指出,唐英在雍正六年秋八月进驻景德镇御厂,与此次上交“有釉水磁”仅隔半年,在此期间,根据唐英《瓷务事宜示谕稿序》所记载:“予于雍正六年,奉差督陶江右。陶固细事,但为有生所未经见,而物料火候与五行丹贡同其功,兼之摹古酌今,侈崇庳之式,茫然不晓,日唯诺于工匠之意者,惴惴焉,惟辱命误公之是惧。用杜门,谢交游,聚精会神,苦心竭力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此时的唐英在制瓷方面尚不具太深造诣,制作该批“有釉水瓷”的主要贡献应属年希尧。同时,这里也可因此否定雍正珐琅彩瓷所用“里外皆有釉”瓷胎成功皆与唐英来厂不可分的说法。“雍正七年二月十九日,怡亲王交有釉水磁器四百六十件、系年希烧造。郎中海望奉王谕:著起。遵此。于本日将磁器四百六十件交柏唐阿宋七格讫。于七年八月十四日、烧造得画珐琅磁碗三对、磁碟二对、酒圆四对。”《珐琅作》这批瓷的上交,一反往日“里有釉外无釉瓷”充分说明造办处珐琅作已经克服了无法在釉面绘制珐琅彩的难关充分掌握了画珐琅制作要领,从此开始制作格调高雅、精美绝伦的“有釉水”珐琅彩器了。
2清宫造办处珐琅作方面这里可以肯定,由于雍正七年之前,画珐琅不能理想绘画在有釉水瓷表面而不得不使用以往的“外无釉”瓷,极大程度制约了珐琅彩瓷的格调发展。要制作工艺理想、画珐琅技术成熟、绘画、诗词等汇于一体的珐琅彩瓷依然条件不足,尚须克服其它数项要素。以下数条历史资料大致说明相关要素被克服的大体时间21画珐琅人手问题。“雍正七年闰七月初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初八日怡亲王交年希送来画珐琅人周岳、吴大琦二名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