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哈克。这种叙事角度是文学史上一大进步,也使这部小说在语言上冲破了欧洲文化的束缚,使美国英语以其鲜明的特点登上了文学舞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马克吐温用美国人的语言描写了活生生的美国人,他的语言不再是为欧洲人所极力推崇的所谓的“高雅”语言,而是从群众中学来的活的语言。他在民间语言的基础上加工锤炼,进一步创造了具有美国民族特色的文学语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出版,使方言在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得到了确立。二、美国式幽默的精彩运用马克吐温开始创作时,正是美国幽默文学极外国文学研究为繁荣的时代,这种文学的根源在西部的口头文学,怪诞、极度夸张是其特色。西部各州居民、农民、伐木者、金矿工人、渔夫中流传着许许多多荒诞无稽的传奇、极为有趣的故事和笑话。当时有许多作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但他们大多旨在逗乐,其作品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马克吐温则不然,他不是为了幽默而幽默而是把幽默的描写和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的讽刺结合起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不能一味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在此思想指导下,马克吐温汲取美国民间文学的精髓,予以创造性的艺术加工,使其成为伟大的文学。例如小诗人“哀梦兰”在哈克眼中是这样的:“她并不十分挑剔,你随便让她写什么她就写什么,只要那是悲哀的事情就行。每逢有个男人死了,或是有个女人死了,或是有个孩子死了,她总在尸体冷以前,就把她的‘诔词’写好了。”这里,吐温把讽刺融化在哈克纯真之口里,没有故意夸张,也没有故意采用滑稽的笔调,只把孩子的真实感受传达给读者。然而,这种素朴、自然的
f叙述却令读者多了一层回味并忍俊不禁。作为一代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幽默,是一种建筑在对世事人情的深刻洞察之上的幽默,是一种融合了哲学家的睿智、艺术家的想象和社会批评家的锐利的幽默。它以丰富的思想作底蕴,以风趣的文字为形式,外谐内庄,既富有哲理意味,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三、现实主义的精心刻画马克吐温来自中下层社会,更多地看到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黑暗和不公平现象,特别是蓄奴制的残酷与不人道。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断以讽刺手法揭露和鞭挞各种社会弊端,并表现出对民主自由和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强烈追求与向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反映的社会背景,是这部小说发表时的30年前。马克吐温创作这部小说时,虽然蓄奴制已从法律上被废除,但黑人的地位仍然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