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数量方法对影响城乡收入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在借鉴前人已证实的一些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动态,提出了一些新的影响因素,并利用计量方法加以检验,保留了显著的影响因素,剔除了不显著的因素。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检验与修正,得出关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因素分析
一、研究背景及其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自身的经济利益与生产成果相联系,形成激励机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大幅度提高。同时国家也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农民的收入增长较快,8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301,85年一度缩小到1831;但从85年起,国家将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从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城乡经济发展有出现新的不平衡,差距再次扩大,直到2003年,这种情况都没有得到好转,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家庭纯收入之比仍在扩大。更糟糕的是,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增长速度还远低于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下图所示:
元年
19802002城乡收入差距
100008000600040002000019801983198619891992199519982001年份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的收入差距有助于形成有层次性的需求结构,但是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必然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那么目前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究竟是否已经发展到不能容忍的地步了呢?学术界普遍观点如下:(一)过高论:横向静态比较,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都高于发展中国家,更高于发达国家。(二)以陈宗胜为代表的主流派认为,目前城乡收入差距大致适当。原因在于:总体社会
安定,没有大的动荡;农村和城市的基尼系数都没达到05以上,对照我国目前经济增长和效益来看,算不上两极分化。(三)两极分化论:农村人口众多,在加上由于历史传统,文化模式等原因,人们已经习惯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一直很强。城乡收入差距已经发展大两极分化的地步,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现阶段,大量的农民工问题就是一
f个反映。
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虽没有达到两极分化的严重后果,但也是不合适的。
我们认为现在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太高了,并且正在向着两极化的趋势发展。
首先,需要判定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是否不合理。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