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道德培养本来就是和知识教育相互联系的,“文道统一,文以载道”是实现当前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教材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其中还蕴涵了大量的德育因素,使我们在学好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有机渗透。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热爱祖国的情感首当其位,这种情意应自然地体现在教学之中。正如在教学“Whereareyoufrom”时,我在课堂中放了一段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录相,雄伟的音乐,欣欣向荣的社会面貌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极大的鼓舞。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引出“Thisisourcou
tryChi
a”板书一个大大的“Chi
a”,并领着学生有感情的读:“I’mfromChi
aIloveChi
aI’mChi
ese”爱国情感油然而发。此外,作为
f一个社会的人,遵守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因此,我们也要培养学生相互关心,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等社会公德心。例如在上“I
thePark”时,我不仅让学生欣赏了大自然的美,还教育学生“Weca
otgettheflowersi
thepark”培养学生爱护绿化,保护大自然的思想。在对话中,提醒学生多使用“Please”、“tha
kyou”、“Excuseme”等文明用语,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在学习“Ca
Ihelpyou”时,告诉学生不仅售货员要这么招待顾客,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困难时,也应主动、热情地向对方提供帮助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美德。三、善于抓住教育契机,进行有意渗透。
我们从事的是研究人,培养人的事业,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这门科学和艺术领域内,善于掌握和运用教育的时机与技巧,是每个班主任潜心研究的课题之一。”其实,不仅是班主任,每个任课老师都应研究这个课题。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生一些看似平常却又蕴涵教机的事件,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契机,选择好英语教学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进行有意的教育,使德育在课堂上得到切实的渗透。记得有一次课上,在教学“job”这个内容,我请学生依据实际情况“开火车”说说家人的工作,表现的机会到了,同学们自然不会轻易放过。“Myfatherisadoctor”“Mymotherisateacher”“Myu
cleisaboss”气氛挺活跃的。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别别扭扭地说:“Mymotherisaclea
er”这位学生的妈妈是一位街道清扫工。其他学生偷偷地笑,而她则低着头,脸红红的,好像做了什么错事。于是我说:“是的,我们家人的职业各不相同,有的体面过人,有的默默无闻,但只要是劳动着的就是光荣的,r